
2017年6月28日下午,阿里巴巴曾根據(jù)18萬家因售假被關閉的淘寶店鋪,數(shù)據(jù)挖掘到61330個疑似售假團伙,1640個疑似制假工廠,并向大眾公布了一次全國假貨分布地圖,以及首批百家售假企業(yè)黑名單,引起社會很大關注。假貨很多時候出現(xiàn)在服裝、鞋類、手表等行業(yè)領域,誰能想到,向大型央企出售的原材料竟然也能摻假。近日,國家電投集團山西鋁業(yè)有限公司就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。
案情回放
2019年5月份左右,左某山(已訴)分兩次從原平市崞陽鎮(zhèn)“小武”料場共計購買了703噸鋁硅比低于合同要求的次料。2019年6月份,被告人王某華組織車隊,幫助左某山與王某 (已訴)共計給國家電投集團山西鋁業(yè)有限公司送料3674.92噸,其中摻有從“小武”料場買來470.95噸次料,共計結算料款1959419.7元。左某山將從“小武”料場購買的料存放于原平市西鎮(zhèn)鄉(xiāng)下社村奧盛礦業(yè)有限公司,經山西省第九地質工程勘察院對余料進行堆放量計算和鋁硅比化驗,剩余存料量為232.05噸,鋁硅比低于合同要求。
代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王某華犯生產、銷售偽劣產品罪,判處有期徒刑二年,并處罰金人民幣13萬元。判后,王某華不服判決向忻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。
忻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審理認為:
上訴人王某華伙同他人將不合格的鋁硅土料冒充合格產品予以銷售,其行為已構成生產、銷售偽劣產品罪。原判認定事實清楚,證據(jù)確實充分、審判程序合法、量刑適當。駁回上訴,維持原判。
法官寄語
生產、銷售偽劣產品罪,是指生產者、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、摻假,以假充真,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,銷售金額達5萬元以上的行為。所謂偽劣產品,是指產品質量沒有達到國家產品質量標準的產品?我國的產品質量標準分為國際標準、國家標準、行業(yè)標準、地方標準和企業(yè)標準,凡不符合上述質量標準要求的產品就是不合格產品?生產、銷售偽劣產品罪不僅侵犯了國家對產品質量的管理制度,偽劣產品還將擾亂產品質量監(jiān)督管理秩序,侵犯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。本案中售賣摻假的礦粉,不僅破壞市場秩序,使企業(yè)遭受損失,更嚴重的是據(jù)此生產出的產品也是問題產品,流入社會后具有各種隱患。對此類不法行為,司法機關將嚴厲予以打擊。同時,消費者如果發(fā)覺自己購買了假冒偽劣商品,一定不要自認倒霉,要及時留存證據(jù),向市場管理、公安等部門舉報,向當?shù)叵M者協(xié)會進行反映,從源頭上使假冒偽劣產品沒有立足之地。
(責任編輯:蔡文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