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2年8月27日,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東風公司)在武漢正式發(fā)布猛士品牌,并發(fā)布品牌專屬“M”標識體系。作為東風公司“東方風起”計劃“科技躍遷”行動的戰(zhàn)略支撐,猛士品牌以“無畏·征服”的品牌主張,承載著東風品牌向上的責任與夢想。
猛士智能越野架構M TECH全球首發(fā),致力于打造“超級平臺”“超級動力”“超級越野”引領中國豪華電動越野技術潮流,創(chuàng)新越野文化。
猛士品牌開啟“東方風起”計劃核心一極
東風公司深入實施“東方風起”計劃和科技“躍遷”行動。豪華電動越野品牌猛士的推出,是“東方風起”計劃的重要篇章,也是東風科技“躍遷”行動的重要內涵。東風公司董事長、黨委書記竺延風在發(fā)布會上表示:“歷經6年,我們以極客精神,積極應用東風最先進成果,致力于帶給客戶超乎想象的越野體驗。??

東風汽車集團董事長、黨委書記竺延風
為此,東風公司將以全新模式發(fā)展猛士事業(yè),構建敏捷高效的市場化機制,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、商業(yè)模式、運營流程體系,快速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。推動東風從傳統(tǒng)國企,煥新為面向市場競爭的科技型新國企。

道阻且長,行則將至,行而不輟,未來可期。在竺延風看來,“猛士的使命就是東風的使命,猛士的夢想就是東風的夢想。東風公司精準的市場認知、雄厚的技術積累、厚重的品牌沉淀以及體制機制的煥新,推動了東風的產品自信、技術自信、品牌自信與價值自信,將加速推動東風向卓越科技企業(yè)轉型。”
竺延風表示,東風將錨定戰(zhàn)略目標,舉全集團之力,以“超級平臺”“超級越野”“超級動力”為標準,打造新的“超能猛士”,從2023年開始面向市場投放,有序打造“新銳先鋒”“重裝堡壘”“越野輕騎”等獨具魅力的豪華電動越野產品。
科技躍遷行動戰(zhàn)略支撐猛士技術
如今的車市競爭核心,是技術體系能力、產品創(chuàng)新能力、趨勢洞察研判等軟硬實力的綜合博弈。東風公司黨委常委、副總經理尤崢坦言:“猛士,是東風科技躍遷的先行者與引領者,匯集了東風最前瞻的原創(chuàng)技術,致力于打造東風科技創(chuàng)新高地。猛士的自信,源于自主關鍵核心技術的掌控。”

??東風汽車集團副總經理、黨委常委尤崢
猛士M-Terrain、M-Terrain S 兩款概念車完成全球首秀,從“東方醒獅”吸取造型靈感,演繹“雄魂”設計理念。兩款概念車均基于東風自主開發(fā)的猛士智能越野架構M TECH。

??猛士M-Terrain概念車
M TECH架構是東風豪華電動越野綜合技術解決方案,致力于在平臺、動力、越野三大領域,打造行業(yè)領先的硬核技術集群,包括猛士滑板越野平臺MORA、猛士動力MEGA POWER、猛士越野全地形智能解決方案M ATS。

??猛士M-Terrain S概念車
猛士滑板越野平臺MORA,是國內首個電動越野滑板平臺;猛士動力MEGA POWER采用前后四電機驅動,是一個超過1000匹馬力的動力平臺,采用集成差速鎖的兩檔變速箱,輪邊扭矩超過16000牛米,零百加速4.2秒。猛士越野全地形智能解決方案M-ATS可根據(jù)不同環(huán)境,智能選擇理想的越野模式。
此外,猛士M-Terrain還創(chuàng)新性地搭載了東方鷹眼智能無人機系統(tǒng)、智能安防系統(tǒng)以及L3智能駕駛輔助系統(tǒng)等智能科技,進一步提升智能越野體驗。
“越山海、閱不凡、悅人生”,打造越野新體驗
百名猛士天使客戶現(xiàn)場見證了猛士品牌的誕生,同時將作為猛士天使共創(chuàng)官,深度參與猛士設計、定制化服務及越野生態(tài)等領域的共創(chuàng)。

高德紅外董事長黃立,地平線創(chuàng)始人兼首席科學家余凱,知名賽車手、改裝專家韓魏作為猛士客戶代表與猛士科技CEO曹東杰就汽車智能化技術創(chuàng)新、電動越野技術發(fā)展、用戶體驗等話題展開互動分享,高度認同猛士無畏征服的品牌主張,期待猛士科技產品在定制、改裝及服務等方面為用戶帶來極致專屬的個性化體驗。

猛士汽車科技公司CEO曹東杰
曹東杰表示,猛士將以用戶為中心,依托無界連接的數(shù)字化營銷體系,實現(xiàn)渠道直面用戶、生態(tài)愉悅用戶、服務保障用戶、數(shù)字連接用戶的閉環(huán)。猛士科技將構建聚焦圈層的用戶運營體系,在渠道上實現(xiàn)代理和直營模式的有機組合,為用戶提供專屬的管家式服務,以場景需求定制服務內容,覆蓋用戶全場景補能需求。
竺延風表示,猛士凝聚了東風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的精髓,代表了東風在前沿技術領域的全面探索,將聚焦“硬核科技、極致電動、顛覆創(chuàng)新、全域通達”的品牌價值體系,秉持“越山海、閱不凡、悅人生”的客戶理念,為用戶提供越野新體驗。
(責任編輯:蔡文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