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訪中國戲曲學院忻州籍研究生王一婷
實習記者 王菲
中國戲曲學院研一在讀、國際文化交流與管理、藝術翻譯……看到這些標簽,呈現(xiàn)在記者腦海中的是一個多才多藝、高冷有范兒的女生。眼前的王一婷卻跟想象中不太一樣,白色T恤搭配黑色裙褲,簡單大氣卻又透著一股小清新,長發(fā)披肩不施粉黛,笑起來眼睛里散發(fā)著真誠與青澀。在談到自己的學業(yè)和工作室時,王一婷侃侃而談,展現(xiàn)出了晉北女子特有的爽快與干練,對戲曲的鑒賞、對藝術翻譯的認知、對所學專業(yè)的追求,說到興奮之處還不忘用動作或在紙上畫圖為記者詳細講解,讓人不由驚嘆她小小年紀卻有如此深厚的專業(yè)功底和廣闊見識。“王家有女初長成,獨立好學又能干?!边@是親朋好友對王一婷的評價。近日,記者見到了放暑假從北京回到忻州家中的王一婷,近距離和她接觸,聆聽她的聲音和夢想。

王一婷幫兩位“美國虞姬”整理服裝
不要小看每一個個體
2011年高考報志愿時,看到中國戲曲學院的國際文化交流專業(yè),這讓王一婷眼前一亮。自小喜歡英語的她,特別羨慕能用外語流暢交流和表達自我的人,加上九級的電子琴水準,對音樂也有自己的獨特理解,憑著一股子興趣和滿腔熱情,王一婷最終考取了中國戲曲學院。入學時她的成績在班里并不特別突出,但大學寬松的管理和開放的授課方式?jīng)]有讓她在學習上懈怠下來,她認真聽好每一堂課,努力做好每一次作業(yè),閑暇時就泡圖書館,終于在期末考時成績名列前茅,并拿到了獎學金。這樣的學習習慣一直延續(xù)到現(xiàn)在,本科四年她一直都在班級前四名,并連續(xù)三年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學校獎學金,是系里出了名的好學生。
在努力讀書之余,王一婷還積極參加了很多課外活動。大一時,長青州立大學的學生來到戲曲學院學習,王一婷擔任他們三弦課的口譯員,這對剛入大學校門沒多久的她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(zhàn)。京劇器樂三弦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族樂器,具有很強的民族性、地域性、古樸性。如果對中國的歷史文化沒有一定了解,很難入門。一邊是德高望重的老師,一邊是一臉懵懂的洋學生,如何做好這個“傳聲筒”,讓王一婷頗費了一番功夫。
“我自己先對三弦課程做了全面了解,在翻譯的時候既不能一概而論又不能說得太復雜,而且要力求準確。我的導師于建剛平時一再跟我強調,對外傳播戲曲文化的過程中不要小看每一個人,一個微小的錯誤一傳十、十傳百,影響是千千萬的?!蓖跻绘谜f她愛戲曲,這話從一個90后嘴里說出來不容易。雖然不能登臺表演、成為名角,但能夠為中國戲曲文化走出國門做點事讓她倍感驕傲?!皯蚯娴奶懒?,一招一式,每一個動作、每一句唱腔、每一種扮相,都有很多講究,加上劇目本身所包含的歷史文化背景、人物情感,有太多經(jīng)典的東西值得發(fā)揚光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