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歲寶寶高燒不退,尿尿變成醬油色! |
2020年03月11日 11時55分 錢江晚報 |
家長們平日里 都喜歡觀察寶寶的粑粑 從粑粑的狀態(tài) 來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態(tài) 其實寶寶的小便 也可能隱藏著重要的健康信號 如果家長稍不注意 很可能釀成大禍
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 近日 東莞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重癥監(jiān)護室(PICU) 接診一名懷疑溶血的 3歲危重患兒聰聰(化名) 送到PICU時 孩子臉色蒼黃,口唇蒼白 更恐怖的是 聰聰的小便顏色加深呈醬油樣
到底是怎么回事? 東莞市婦幼保健院 主任醫(yī)師馬戰(zhàn)英告訴記者: 由于病情嚴重醫(yī)護人員立即展開救治 但追問病史時 家長的回答卻令人干著急 原來3天前孩子父母 自駕車帶小朋友從外省老家返回 途中孩子出現嘔吐、茶色小便 家長以為是暈車、喝水少 沒有重視 到東莞后 孩子出現高熱,并有腹痛 但由于家長害怕到醫(yī)院就診會被隔離 并沒有在第一時間送醫(yī) 而是私自給孩子用藥
致使孩子情況加重 出現臉色蒼白、精神轉差、坐立不穩(wěn) 嗜睡和拒食等癥狀 甚至出現了醬油色的尿液 家長這才害怕了 于是趕緊到 東莞市市婦幼保健院急診科求助
圖片來源:東莞市婦幼保健院智慧醫(yī)療 經過搶救 患兒病情很快得到控制 能夠自主活動和進食 馬醫(yī)生表示 經過輸血和藥物等不足48小時的治療 患兒溶血停止,小便顏色轉清 聰聰3月1號轉出重癥監(jiān)護室
好端端地 聰聰怎么突然病得這么重呢? 經檢查,原來患兒 有紅細胞葡萄糖-6-磷酸脫氫酶缺陷癥 也就是G-6PD缺乏癥所致的急性溶血 俗稱“蠶豆病” 什么是蠶豆??? “蠶豆病是因葡萄糖-6-磷酸脫氫酶(G-6-PD)缺乏所導致的疾病,當機體進食蠶豆、蠶豆制品、接觸蠶豆花粉、某些藥物或者母親進食蠶豆后,母乳哺乳嬰幼兒而引起紅細胞破壞加速,產生的急性溶血性貧血。患兒常表現為畏寒、發(fā)熱、惡心、嘔吐、腹痛和腰痛等;并出現血紅蛋白尿,尿呈醬油色、濃茶色或暗紅色?!?/p> 據了解,蠶豆病全球分布廣泛 我國高發(fā)區(qū)的 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云南、 貴州、四川等區(qū)的發(fā)病率為4~15% 由于該病 是一種常見的遺傳性代謝性疾病 不能根治 目前此病仍以預防為主 要做好蠶豆病高發(fā)區(qū)新生兒篩查工作 戳視頻看更多▼ 疫情期間孩子生病了,有的家長可能會擔心醫(yī)院有交叉感染的風險,不愿帶孩子去看病。 但小編要提醒大家的是,孩子不是“小大人”,尤其是低齡寶寶,病情常常變化很快。如果諱疾忌醫(yī)、一味生扛或在家自行服藥,可能會造成嚴重后果。 所以盡管處在疫情非常時期,孩子生病時一定要及時就醫(yī),以免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。 來源:廣東公共DV現場 (責任編輯:盧相汀) |
【關閉窗口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