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國博讀古代飲食文化 |
2022年03月14日 16時28分 光明日報 |
遼代纏枝花紋長頸金瓶,用以貯酒。 清代的紅銀里三清茶鐘。茶鐘就是茶盞。 明代玉雙鳳耳杯 青銅角是商代的一種飲酒器。 朱漆皮胎彩繪葫蘆式餐具盒 “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”絕非虛言!去國家博物館北11展廳,走進“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展”,您將對這句話產生真切的認識。 “民以食為天”,但吃,不僅是為了果腹與生存,而且是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集中表達,調羹弄膳之間,處處流露著生活智慧和生命尊嚴。 本次展覽共分為“食自八方”“茶韻酒香”“琳瑯美器”“鼎中之變”“禮始飲食”五個單元,展出精選文物240余件(套),從食材、器具、技藝、禮儀等不同角度出發(fā),全面呈現(xiàn)中國古代飲食文化的歷史變遷,真實刻畫古代勞動人民充滿煙火氣息的日常生活,深刻表達中華民族對豐衣足食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。 (本報記者 李韻攝影報道/光明圖片) 《光明日報》(2022年03月13日12版) (責任編輯:盧相?。?/span> |
【關閉窗口】 |